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学校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专业负责人、教师开课资格审查活动

发布日期:2025-02-20  来源:学校教务处   点击量:

2月19日至20日,学校在图书馆601报告厅开展2024-2025学年第学期专业负责人及教师开课资格审查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事长曹勇安任特约评委,副院长张静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宇各系主任教学工作副主任担任评委。校领导及全校教职工参会。

219午,学校组织专业负责人开课资格审查活动,活动采用“双抽”方式随机确定4个系的4位专业负责人进行说课汇报。教务处处长李文禹主持活动。

专业负责人充分发挥“三总师”的作用,深刻剖析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状况,并细致归纳了阻碍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纠正、调整和完善方案,并制定了全面的发展规划。同时,紧密结合学校“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外课堂、微专业等多个维度,详尽阐述了本专业的特色实践。此外,专业负责人还介绍了利用DeepSeek等大模型对专业进行改造与升级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与会评委针对各专业负责人的汇报内容进行了深入点评,并对专业进一步发展和规划提出了意见或建议。

220午,组织教师开课资格审查活动,活动采用现场“双抽”形式,将教师按部门分为6组,每组随机选定1名任课教师进行说课汇报。教务处副处长郝丽娜主持活动。

教师结合上一轮的授课实践,深入分析了“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运行中的微观问题,并积极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推动“两性一度”的提质增效。例如,通过工作坊总结大会,教师们加深了对课程开发理念的理解,提高了应用型课程开发能力与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教师还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包括目标与内容的调整、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课点与三量的优化、课内与课外活动的融合等。此外,教师还分享了利用DeepSeek等大模型进行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做法。

评委进行了深入点评,并对课程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意见或建议。

张静在讲话中强调了“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的重要性,该模式要求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学、真做,以培养其职业能力,并指出专业改造升级需系统推进。她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专业特色,践行“双元育人”,确保真实项目融入课堂,避免形式化。同时,张静强调持续改进机制,鼓励专业负责人与教师根据毕业生的宝贵反馈及详尽的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深入反思与持续优化,从而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曹勇安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需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深刻变革。他着重强调,各门课程应紧密围绕“212”模式,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倡导全校师生充分利用AI工具,以期实现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利用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通”平台,大力推进“无纸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他希望全体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引领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