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成果3 -> 左侧导航栏 -> 正文

成果的创新点

发布日期:2020-01-15  来源:   点击量:

(三)成果的创新点

1.理论创新:“学长制”的内涵发展更加丰富。

“学长”应该是个相对的、广义的概念,应包含以下两重涵义:第一,相对低年级学生,全体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学长;第二,在不同年级中,任何在德、智、体、美、劳等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都可以称之为学长。“学长”的活动范围可以是包罗万象的,从有教育意义的到有趣味的、从私人的到职业的、从正式到非正式的,从而实现了变少数优秀学生的参与为全体高年级的学生参与。

2.实践创新一:“学长制”促使学生工作模式发生转变。

学长制的实施改变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垂直管理模式,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体复合管理模式。通过多角度和多渠道的反馈和交流,充分发挥辅导员全方位引领作用、兼职班主任的导学作用、学长负责人的组织管理作用、学长的朋辈辅导与引领示范作用。进而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与融合,将“丛游”作用发挥到极致,极大程度低调动学生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实践创新二:“学长制”的实施范畴更加广泛。

“学长制”改变了传统“学长”的单一作用,按照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将学长具体细化为党员学长、学生辅导员、寝室学长、助教(专业)学长、学长教官、社团学长、创业团队学长、流动站学长八个类别。同时将毕业后流动站学长作为“学长制”的最高表现形式。目前学院共有各类专职学长1281人次,分别在党务工作、学生管理、寝室管理、教学管理、军事技能训练、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后勤服务以及公司运营等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院设立毕业后流动站,选拔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入流动站,将学生在校时间延长2-3年。毕业生加入流动站后,以学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在校学习和工作,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坚守、传承、创新与发展,更实现了“学长制”从学制内到学制外的延伸,也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到全方位参与教育教学的转变,拓宽了“学长制”实施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