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成果3 -> 左侧导航栏 -> 正文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0-01-15  来源:   点击量: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通过同伴同学加快适应进程,解决新生入学适应难的问题,实现教学相长。

学长制具有朋辈亲和性、便捷易行性、榜样引领性和伙伴教育性。通过选拔、培训、考核等方式选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的学生辅导员、寝室学长、党员学长、学长教官。采用同吃、同住、同训练的便捷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长关怀在身边。同时又方便学长从日常行为服务与指导、寝室生活指导、入党启蒙教育以及新生入学军训等方面开展新生入学的适应引导与服务,缩短新生入学适应时间,加快新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通过树立优秀的学长榜样,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低年级学生看到榜样的力量。让学长在分享的“经验”的过程中与低年级学生建立一种平的关系,这种关系既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到亲切,也能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固化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学长制”既有利于加快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又让学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习惯,有助于提高学长的综合能力。

2.通过搭建符合个性需要的帮扶平台,解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共同成长。

学长制具有帮扶并中性、应用实践性与和切合时代性,通过创业团队学长、社团学长、专业(助教)学长,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以及开展专业实践的不同需求。

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在公共课、公共基础课等方面具有相同的辅导需求,但在专业课辅导方面就面临这五花八门的课程,在辅导方面更是因人而异。所以通过学长学院和学长助学中心的对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进行集体辅导、对专业课进行个别辅导,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专业实践活动,实现了由课内到课外、由普遍到个别、由实习到实践的全程化学业支持,实现了学长带领学弟学妹做项目、办社团、同学习、共成长。

3.通过建立“立体复合式”的学生工作模式,解决因学生工作细碎繁琐辅导员分身乏术的问题,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

学长制具有内容综合性、管教相宜性,有利于构建立体复合式的学生工作模式,大大提升了了学生教育和服务的效果与水平。

学生工作是琐碎的、具体的,面临“95后”甚至“00后”,辅导员需要做大量的具体工作来解决一个看似微小但却影响广泛的事件,这往往需要占用辅导员的大量时间,加之各类考核、评比等工作,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分身乏术,首尾难顾。通过学长制建立的“立体复合式”的学生工作模式,加快了学生工作的节奏,更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