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学校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应用型特色课(大思政课)交流评比活动

发布日期:2023-01-14  来源:学校教务处   点击量:

1月12日,学校在图书馆601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应用型特色课(大思政课)交流评比活动。经过教务处组织的三轮评审,共有门课类6门课程、课程体系类2门课程、管理创新类1个项目参加决赛。最终评定门课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课程体系类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管理创新类三等奖1名。学校对获奖课程给予总额27000元的现金奖励,同时配套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应用型特色课(大思政课)的后续建设。本次交流评比活动由教务处处长张静主持。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创校以来始终坚守着“艰苦创校、课程立校、文化治校、精神兴校、信仰传校”的初心使命,在理事长曹勇安的带领下,学校教师深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四真三化(FT)”应用型课程开发工作坊的研发工作,探索“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

本次特色课丰富了活动形式,创新了活动载体,以“大思政课”为导向,深化育人内涵,推动课程改革创新,选手在汇报完毕后增设了现场答辩环节,旨在进一步阐明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展示设计成果。

各位汇报人围绕课程开发四要素和课程管理六要素,凝练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与亮点。门课类六位教师从课程开发四要素入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打破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的壁垒,紧密结合学科和专业特色,深入挖掘和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切实把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

两位专业负责人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内容以及考核方案,积极构建“生涯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锻造教师队伍“主力军”,积极探索在课程建设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标审核评估指标要求,加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总务处以今年“第四学期”首开的烹饪实践课程为切入点,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核心,强化实践锻炼,构建后勤服务育人新格局。

曹勇安理事长在本届应用型特色课程交流评比活动中指出:每一门课程都要由“通用+专用”两部分组成,切实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要紧紧抓住教师“考核测量“的法宝,强化对态度点的考核设计,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培养学生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同时,他强调,要准确掌握“大思政课”的学科内涵,科学把握“大思政课”的外延,整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思政教育资源,强化实践引领,深化校企双元育人,从而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