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成果2 -> 左侧导航栏 -> 正文

成果的创新点

发布日期:2020-01-15  来源:   点击量:

成果的创新点

1.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四项基本原理,发展为课程定位、设计、实施、评价四个维度,并据此开发出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

1)课程体系建设评价标准包括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度、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紧密度、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度、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共四个维度;

2)单门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包括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双基双技”与实践的融合度、“教、学、做”合一的紧密度、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度共四个维度。

2.设计出系统化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模型,将构建流程标准化、信息化,步骤清晰、容易操作

具体路径是“调研四方需求——确定毕业生能力体系——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过程——归纳总结态度、知识点、技能点——整合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2 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图

3.单门课程学生的学习产出明确且可测量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分为6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逐步递进。对应用型人才学习效果的评价,显然要从其中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入手。学校要求教师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遵循课程本身特点,定义描述所任教课程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并提出相应的测评方式方法和要求,而不是传统的答卷,统一的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