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以构建毕业生能力体系模型为抓手,重构课程体系,解决毕业生应用能力不突出问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在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上,为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运用“倒推法”,从调研出发,构建毕业生能力模型,打造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步骤为:
(1)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与企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需求(在校生、毕业生的需求分析)四个方面开展调研,明确毕业生能力体系;
(2)以毕业生能力体系为抓手,参照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梳理、归纳出对应主要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及其对应的知识点、技能点、态度要求;
(3)从具体知识点、技能点引申出对应的课程及课时,再整合为若干门课程,构建出课程体系,同时确定每门课程对专业能力的支撑作用。
2.校企融合、协同育人,为学生应用能力学习体验搭建基于真实环境的实践学习平台,解决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问题
寻找校企合作契合点,将学校实践教学需要与企业用人需求结合起来,将课程体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引项目进课程。将毕业生能力分解为阶段培养要求,设置工程实践学时,针对各阶段要求设计相应综合性实践训练,依托真实工作环境,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
3.课程体系构建与单门课程开发同时进行,解决单门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体系目标支撑不利导致的教学绩效低下问题
应用型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向上要明确目标定位,向下要深入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定位。以团队形式合作对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进行一体化开发设计,可确保单门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紧密的支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