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教务处在图书馆601报告厅召开本学期课堂教学等级评价反馈会,曹勇安理事长、蒋春艳副院长出席会议,教务处和全质办部分工作人员,各系、部、中心主任、副主任、专业负责人及部分教师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张静主持。
为配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奖评定工作,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开展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考核评价的通知》,由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考核评价。从12月2日起,教务处联合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对申报优秀等级的柏薇薇、刘玉洁等五位教师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了解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情况,并通过查阅学期初课件,查阅教学文件、网络教学平台,了解门课实施情况。
会上,张静处长总结了本次课堂教学等级评价的总体情况,重点点评了几位教师课堂教学:柏薇薇老师在教学文件中加入了门课的《实验管理制度》,并由学生亲笔签字,时刻提醒着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在预习与运用方面,通过预习单构建了学习认知模型,学生课上抽签汇报,由其他组点评,教师总结、凝练、提升,教师用实际问题,引发学生质疑与辩论,学生参与度高;刘玉洁老师在教学文件中制作了详细的学生产出表格,学生通过表格能直观地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产出标准等内容;苏森森老师能够通过预习单、案例集辅助教学,使用2018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案例来挖掘课程思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张处长从国务院下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发,强调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关注课堂教学实施,把控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她指出,课堂教学等级评价应从显性的教学文件、课堂教学,以及隐性的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全方位关注本学期教师的整体课程设计、课堂实施情况、门课实施情况,以及下学期教师的开课资格审查、门课学习手册编制、运用与课堂实施情况。
会议对第十届应用型特色课程交流评比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次特色课主要分为课程体系、门课、管理创新类课程三类,其中课程体系类、门课类要从课程四要素出发,靶向“三·三办学特色”的落地实施,从课程开发与课程管理两个方面总结特色做法和建设成效。课程体系围绕如何做实专业,门课围绕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学生“三五能力”的培养、教学实施的成功做法等角度来进行。管理创新类要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在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管理育人方面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曹勇安理事长对几位申报优秀等级的教师给予了肯定,称他们是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人。系部在明年要按照本学期的标准,评价其他教师,并在听课评课中不断发展、完善教学等级评价体系。他强调,干部要超前谋篇布局,要及时判断国家政策,要有一定的敏锐性,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课程建设与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还要在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建设。